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_日本在线观看一区_中文字幕日本一级高清片_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張力帶內固定治療移位的尺骨鷹嘴骨折27例診治體會

作者:陳德勝時間:2011-03-23 13:53:46  來源:www.455685.com  閱讀次數:910次 ]

【摘要】  為探討移位的尺骨鷹嘴骨折采用張力帶內固定治療的療效,通過對我院2000年1月~2003年6月的27例移位的尺骨鷹嘴骨折患者采用張力帶內固定治療后死亡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隨訪10~22個月(平均18.4個月),27例均骨折愈合。按照Broberg和Morrey評分標準:優11例;良13例;可3例。優良率 88.89%。移位的尺骨鷹嘴骨折患者采用張力帶內固定治療可使骨折解剖復位、固定可靠,肘關節進行早期功能鍛煉,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尺骨鷹嘴骨折 移位 張力帶 內固定

  尺骨鷹嘴骨折是肘部常見的骨折,大多數情況下骨折均涉及半月切跡,屬于關節內骨折。如果治療不當如骨折復位欠佳或內固定不可靠等,將會導致肘關節功能障礙、創傷性關節炎,出現肘關節疼痛、黏連等問題,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對于有移位的鷹嘴骨折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6月采用張力帶內固定治療移位的尺骨鷹嘴骨折27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7例,男22例,女5例,年齡17~61歲,平均37.5歲。致傷原因:摔傷12例,交通事故傷9例,棒擊傷3例,重物砸傷2例,刀砍傷1例;左側11例,右側16例。其中1例為開發性骨折,1例伴有不全性尺神經損傷。除1例為開放性骨折于入院后急診手術外,其余均在傷后5~8d行手術。

  1.2  手術方法

    在臂叢麻醉下,患者取仰臥位,上肢置于胸前,驅血帶驅血后上氣囊止血帶。常規消毒鋪巾單,用肘關節后側 S形切口,以骨折處為中心縱行切開皮膚,長約5~7cm。依層切開筋膜、骨膜以顯露骨折遠段。先把肘關節屈曲,分開骨折端,顯露并探查肘關節腔。清除關節腔內的積血、骨屑以及常夾入折端間的筋膜,然后伸直肘關節,用巾鉗夾住近側骨折塊向下牽拉,復位,并用巾鉗或C形鉗臨時維持固定。選用2.0~2.5mm克氏針兩枚,沿尺骨縱軸由近向遠鉆入,直至尺骨對側骨皮質稍穿出。在尺骨鷹嘴骨折遠端距骨折線2cm處垂直尺骨嵴鉆孔,穿入鋼絲,同時借助硬膜外套管將鋼絲由肱三頭肌與尺骨鷹嘴之間穿過,鋼絲8字形交叉并在克氏針的下方緊貼骨面,收緊打結并貼于骨面,克氏針斜形剪斷針尾保留1.0cm,折彎呈180°,翻轉至鷹嘴并嵌入骨面。術中C型臂X光機透視檢查,骨折復位良好、內固定可靠,肘關節屈伸旋轉活動檢查無異常。慶大鹽水沖洗,仔細止血,修復部分斷裂的肱三頭肌腱及其兩側肱三頭肌擴張部。依層縫合,放置切口引流管1根。術中止血帶使用時間30~70min。職稱論文發表網

  1.3  術后處理

    術后常規抗炎、止血治療,患肢抬高,暫時制動,術后24~48h內拔出引流管。術后第2天患肢行等長性功能鍛煉。術后第3周開始漸進性功能鍛煉。術后依據骨折類型、術中骨折固定和攝片復查的穩定情況,指導肘關節屈伸活動以及后期提重等功能鍛煉。

  2  結果

    27例病例手術后攝X線片顯示骨折復位良好,內固定滿意。經隨訪10~22個月,平均18.4個月,27例全部骨折愈合。按照Broberg和Morrey[1]評分標準:優11例;良13例;可3例。優良率 88.89%。無切口裂開和感染、深部感染,無克氏針、鋼絲內固定松動、斷裂,無骨折移位、骨化性肌炎。1例伴不全性尺神經損傷,經手術探查證實為神經挫傷,予以神經松解,術后4個月恢復正常。

 3  討論

    尺骨鷹嘴骨折屬關節內骨折,治療要求高。原則上盡可能半月狀切跡關節面的解剖復位,采用堅強的內固定使固定牢靠,以便肘關節早期功能活動,促進骨質愈合,恢復肘關節正常功能,同時要恢復肱三頭肌的正常伸肘力量。由于在解剖上肱三頭肌附著于鷹嘴,當尺骨鷹嘴骨折并出現明顯移位時,會引起骨折部位的肱三頭肌腱及其兩側肱三頭肌擴張部分的斷裂。因此在行切開復位內固定的同時要對其進行修復。對于有移位的尺骨鷹嘴骨折目前多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其目的在于:(1)維持肘關節的伸肘力量;(2)避免關節面不光滑;(3)恢復肘關節的穩定;(4)防止肘關節僵硬[2]。目前內固定的方式很多,應用張力帶內固定可以滿足上述要求。

    對于尺骨鷹嘴骨折采用張力帶固定首先由Pauwels在1965年報道,隨后有了AO張力帶技術并被廣泛采用[3],其技術操作的原則為在骨折端的張力中產生中和作用,從而轉化成壓力,使骨折端接觸更加緊密,以促進骨折愈合。我們采用克氏針"8"字張力帶鋼絲內固定,有優于鋼絲的抗彎性能,加上肘后鋼絲在鷹嘴后面中心交叉捆扎,固定后呈立體三角形結構,固定平穩有效防止肘關節屈曲時,肘前面骨塊出現分離和旋轉分離傾向,保持關節面的平整。術后不需外固定,可進行早期無痛性功能鍛煉。使用兩枚克氏針平行固定,具有抗旋轉作用可以防止骨折塊再移位。用肘關節后側 “S”形切口,有助于肘關節早期活動,防止切口裂開。此外可避免肘后瘢痕攣縮導致肘關節屈伸受限。本組病例采用硬膜外套管將鋼絲從肱三頭肌肌腱下方穿過并在克氏針的下方緊貼骨面,避免壓迫肌腱造成缺血和黏連。Wu等[4]經過實驗推斷克氏針的移位主要是受肱三頭肌運動時牽拉作用的影響。本組病例將克氏針針尾折彎呈180°并翻轉至鷹嘴并嵌入骨面可減少受肱三頭肌肌腱的影響,防止克氏針松動、退出或旋轉。Morrey等[5]指出,當肘關節屈伸在30~130°之間,前臂旋前和旋后50°即可滿足,關鍵是在具有一定活動范圍的同時,肘關節穩定有力。本組病例經過張力帶內固定術達到解剖復位、固定可靠,均在術后第3周開始早期漸進性功能鍛煉,為肘關節的屈伸力量、活動范圍的恢復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我們在診治移位的尺骨鷹嘴骨折的過程中采用規范的張力帶技術可使骨折解剖復位、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學的要求,可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是值得推薦的一種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職稱論文發表網
    [1]Broberg MA,Morrey BF.Results of treatment of fracture-dislocations of the elbow[J]. Clin Orthop,1987,(216):109-119.

  [2]蔣協遠.尺骨鷹嘴骨折的診斷治療[J].中國臨床醫生,2000,28(10):45.

  [3]包岳豐,王成轉,陸一.尺骨鷹嘴骨折的診療體會[J].實用醫學雜志,2001,17(3):259.

  [4]Wu CC,Tai CL,Shih CH.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fo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tension band wiring techniques in treating an olecranon fracture[J]. J Trauma,2000,48(6):1063-1067.

  [5]Morrey BF.An KN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ligaments of the elow[J].Clin Orthop,1985,201:84-90.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