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護理
【摘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銀屑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方法:對60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給予整體化護理,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在干預前后分別給兩組患者進行評分。結果:比較分析顯示,兩組患者在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后焦慮、抑郁情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對銀屑病患者實施整體化護理干預可以使銀屑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明顯改善。
【關鍵詞】 銀屑病;情緒;護理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易于復發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特征性損害為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而致患者自我形象不佳,而且病情易于復發,目前又無根治辦法[1],從而使患者產生極度的消極悲觀情緒,患者有自傷、自殺傾向,部分家庭破裂。我們針對患者的情緒變化,對收治的40例患者給予整體化護理,并將相關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就診銀屑病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22~78歲,平均34.2歲,病程2個月~4年,住院時間均在1個月以上。
1.2 方法
1.2.1 分組及護理方法 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40例)和對照組(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銀屑病分類及患者情緒狀態、治療措施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皮膚護理、情志護理、飲食護理、用藥指導、建議運動等;皮膚護理方面要注意沐浴適度,對皮損切忌熱水洗燙,忌用手揭皮;情志護理方面護理人員應耐心、細致地安慰病人,讓病人了解銀屑病的發病因素、治療及預后等,鼓勵病人正確對待,積極治療,消除恐懼,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健康、樂觀的心理;飲食護理要少吃辛辣油膩和腥膻之物,少飲酒,保持飲食清淡有營養,多食蔬菜水果。干預組給予整體化護理,即在常規護理基礎之上,固定2名經過正規培訓的銀屑病專業護士負責每位新入院患者的資料收集,制訂并實施系統性心理行為干預。快速論文發表
1.2.2 干預措施 (1)全面準確評估患者情況:患者入院后由專人負責全面收集資料,評估患者情況,包括患者的不適癥狀、生活自理程度、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緒反應、家庭經濟條件、社會支持系統等,以了解有無焦慮、抑郁癥狀的易發因素,并針對具體情況制定系統的、有效的、個體化的護理措施。(2)用娛樂調整患者心理狀態:入院第2天由專人負責根據患者的經歷、個性特點、娛樂愛好,自愿選擇合適的娛樂方式,如聽音樂、看電視、下棋、唱歌、跳舞、打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等。我們為患者提供了這些娛樂項目及場地,并由專人教授及管理。(3)健康教育及溫泉浴:告訴患者首先要解除思想顧慮,避免各種可能的誘因,急性期應給與清淡的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防止外傷,忌搔抓及熱水燙洗,適當的治療護理可獲近期療效,預后良好。溫泉水屬于天然優質礦泉,可使末梢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及汗腺、皮脂腺分泌得到改善,加速新陳代謝,促進炎癥產物的吸收,具有消炎、鎮靜、鎮痛及組織細胞再生作用,還可軟化皮膚角質,促進鱗屑脫落及過度增生變薄消散,解除平滑肌痙攣,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調節內分泌等作用。(4)增強護、患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注重疏導不良情緒:本著理解患者的原則,主動與患者交談,從工作、家庭、生活入手再談到疾病,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特別要尊重患者,誘導其說出內心的感受,抒發自己的想法,阻斷負向的思考,幫助患者回顧自己的優點、長處、成就的機會來增加正向的看法,從而樹立自信心和戰勝疾病的勇氣。鼓勵家屬、親友經常探視,給予感情支持、照顧。
1.2.3 評分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及干預1個月后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評分,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患者情緒狀態是否有差異。評分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患者情緒狀態,先由受試者自評得出原始分,然后統計者將原始分換算成標準分,以我國常規的上限為界。SAS標準分>50分表明有焦慮癥狀,SDS標準分>53分表明有抑郁癥狀[2]。
1.3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用x±s表示,用t檢驗進行比較。會計論文發表
2 結果
入院時對照組與干預組SDS評分分別為55.6±11.8和55.8±11.2,SAS評分分別為52.2±9.2和52.1±9.1,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對照組與干預組SDS評分分別為43.6±8.4和32.3±6.5,SAS評分分別為40.4±9.6和28.4±8.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實施特殊干預后銀屑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有明顯改善。
3 討論
全面準確評估患者情況可對患者實施的護理干預有的放矢,做到整體化、個性化護理,如患者家庭關系緊張,可同時引導、鼓勵家庭成員增進溝通,避免溝通中的誤區,增進親密度和安全感,并使成員能設身處地理解他人[3]。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不僅是全面收集患者病情資料的基礎,也是實施心理疏導的前提[4]。講解有關疾病知識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從而為護理計劃的制定和護理措施的實施提供必要的基礎,同時增強患者的信心,從而改善負性情緒。銀屑病患者大多數治療較單純,住院期間的時間和精力過剩,如果不安排適當的活動,患者容易因獨處加重不良情緒,而健康有益的娛樂活動,不僅充實豐富了療養生活,增強了體質,而且也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整體護理強調以患者為中心,而且重視身心護理。滿足患者的真正需求,也適應當今醫學模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景文,薛謙,薛培.新編皮膚科診療指南[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5:157.
[2] 王長虹,叢中.臨床心理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575-578.教師職稱論文發表
[3] 劉保國,李志英,王世君,等.心理干預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病情恢復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07,5(4):29-30.
[4] 姚尚萍,劉紅霞,韓曉冰.心理治療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研究[J].新疆中醫藥,2007,25(3):23-25.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