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_日本在线观看一区_中文字幕日本一级高清片_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交匯與融合——試論《中國文化概況》課講授探索與體會

作者:時間:2011-01-14 14:12:36  來源:www.455685.com  閱讀次數:1305次 ]

 論文摘要:中國的文字(漢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中國的語言(漢語)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且是世界上惟一綿延不絕并一直持續發展的文化。面對國外留學生,如何通過《中國文化概況》課把中國文化通俗易懂地呈現在他們面前,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以對外漢語教學實踐為例。對此間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論文關鍵詞:《中國文化概況》;中國文化;對外漢語教學 中學教師職稱論文發表
  筆者從2007年開始擔任中國石油大學對外漢語教學部《中國文化概況》主講教師,所教的留學生來自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尼泊爾、肯尼亞、索馬里、加納等國家。他們不僅膚色、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素養不同,甚至連生活習慣也不同。但有一條相同,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曾經陌生的中國文化產生了越來越深的喜愛之情。
  一、教學形式生動活潑,啟發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
  在國內著名高校的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教育大都是循著漢字(文字學)一漢語(語言學)一漢文(文化學)由低到高循序開展的。文字和語言本身也是文化.文字和語言又是文化傳播的工具,只有對文字和語言有所研究,才能進入文化的核心部分。中國石油大學漢語國際教育起步較晚,留學生呈現出一種“復式班”教育特點:有的已能認識和書寫不少漢字、能用簡單的漢語進行日常會話,有的卻依然是不會寫、不會讀的“零起點”。在這種基礎上講授《中國文化概況》,盡管是全英文授課,面臨的難題還是顯而易見的。
  為了避免在課堂上出現“雞同鴨講”的尷尬局面.也為了讓來自友好國家的外國留學生真正掌握和喜歡這門課,我堅持把“功夫下到課前,功夫下到課外”:其一。給每一位留學生建立個人檔案,盡可能細致地了解留學生的國家、民族、家庭和宗教信仰等情況;對留學生所涉及的每一個國家建立基本情況檔案。盡可能細致地了解這個國家的民族、歷史、政治、經濟(特別是石油)、文化等資料。其二,為每一堂課制作精美直觀的課件,有的課件甚至采用音響動漫效果,雖然加大了自己的備課工作量,但這些課件卻讓留學生們喜聞樂見。其三,向每一位留學生開放教學博客,時常在博客上為留學生釋難解疑:通過電子郵件向每一位到課學生發送預習復習資料。其四,堅持做到對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所應該掌握的文字學、語言學、文化學等知識進行系統“充電”。對每一堂課所講內容的來龍去脈自己首先要搞清楚。
  實踐證明.不同文字、語言.不同文化之間的跨文化交流,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即便中國的文字(漢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中國的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惟一綿延不絕并一直持續發展的文化。可是如果你面對一些“零起點”的留學生.簡單籠統而過多地強調上述內容.也許就會像兩條河流迎面相撞濺起不和諧的浪花。
  在講授《漢語的魅力》時可舉一些例子,如中國人論文發表中心 思考速度比美國人思考速度快,因為漢語音節種類比英語多。英語有20個元音、20個輔音沒有聲調,所以,英語的音節種類不會超過20x20=400個:而普通話有21個聲母、39個韻母和4個聲調,連乘的結果大約是3000個音節,能被利用的是2500個音節.普通話中真正用到的是l20o個音節:普通話的一個漢字是一個音節,英文的一個單詞是若干個音節。曾有人比較過。用英語和漢語背誦乘法口訣.漢語用30秒.英語用了45秒。再如英語單詞的數量已經超過百萬。普通人花一輩子也記不完,而這些單詞都可以用4000個漢字來表示。這是由于漢字能夠靈活組詞,而英語里的多重名詞和它的分解詞沒有絲毫關聯:在英語里,豬肉(pork)與豬(pig)和肉(meat)沒有絲毫關系,豬肉(pork)、羊肉(mutton)、牛肉(beef)之間也沒有絲毫聯系。美國人不掌握3萬個單詞就無法將《時代周刊》讀下來,大學畢業工作十年的專業人士要懂8萬個單詞。中國人小學畢業就能讀書看報,理工科大學生一般掌握三四千漢字搞科研就沒問題了。實話。我認為這樣講應該能啟發起留學生學漢語的積極性,可是沒想到一些留學生把頭搖的像撥浪鼓:No,no!Madam.Chineseistood蕊cult!(不,不!老師,漢語太難了!)這件事使我認識到,盡管講授的內容是正確的,但不同的文化間存在極大的差異.除文明差異、觀念差異、習俗差異、禮儀差異外.還有留學生語言習慣和接受能力差異等,直接影響著師生交流和教學質量。盡管古代圣人強調“有教無類”。但仍需注意根據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而進行因材施教,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必須自始至終保持寬容的姿態。在后來的《中國文字》課中,我盡量少用那種簡單對比的教學方式,從倉頡造字的神話傳說起,歷數新石器時代的巖畫和陶器刻畫符號,進而講到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鐘鼎文(金文),秦代的篆文,漢代的隸書,漢唐以來的草書、楷書、行書,并簡單介紹了東漢許慎的文字學巨著《說文解字》和漢字“造字六法(六書)”,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造紙術和印刷術。雖然課程內容并不輕松,卻引起了眾多留學生學習漢語的濃厚興趣。

  二、教學內容與時俱進。盡量讓留學生了解和掌握鮮活有用的中國文化
  筆者認為,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滄桑巨變,應該是《中國文化概況》課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的華彩樂章。全英語授課的《中國文化概況》并無一套能夠全面、精要地介紹燦爛中國文化的合適教材。特別是缺少一種帶有全新時代氣息的教材,所以我只能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等一些最新漢語版的《文化中國》、《中國概況》的基礎上,重新分專題撰寫《中國文化概況》英文版教材。
  心儀中國文化的留學生來到中國.當然希望盡量了解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在制作《中國文化概況》課件時,盡量以滿足留學生的需要為目標,按學科分門別類制作各種大小專題課件。主要有中國歷史、民族、哲學、宗教、倫理道德、詩歌、小說、散文、美術、戲曲、音樂舞蹈、文字語言、科學技術、大眾傳媒、教育、體育、中醫藥、建筑、民俗、姓氏、婚姻家庭、風味飲食、風景名勝等。在制作這些課件時.注意突出歷史性、動態性和直觀性.既交代起源又兼述發展。既簡明扼要又圖文并茂,故而深受各國留學生的歡迎。
  2008年9月,新一批留學生入學,我在撰寫《中國文化概況》導論部分時,就以《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看中國文化》為題目,并針對留學生漢語起點的不同,分別輔之以NBC版和央視版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錄像和解說詞,把中華五千年文明中最基本、最精華的部分,聲情并茂、美輪美奐地介紹給了各國留學生。
  要撰寫一個全新視角的《中國文化概況》專題課件,就必須突出文字學、語言學、文化學特點。比如講解“和諧社會”時,我就采用了北京大學教授孟昭容的解釋:“和諧”二字的“和”是由“禾”和“口”組成,就是人人都要吃飯,不吃飯不行,也就是說,要建立和諧社會先要解決溫飽問題。再向小康邁進,不能再餓死人,這就是“科學”;“諧”字是由“皆”和“言”組成,就是大家要說話.要讓大家說話,大家要敢于說真話,而且要暢所欲言,這就是“民主”。和諧本身就包含著科學和民主,要想達到“小康和諧社會”,就是依靠民主和科學,舍此沒有第二條道路可走。精彩的解釋再輔之以精美的圖片,對于熱心研究中國文化的留學生更有吸引力。
  三、教學理念“仁者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