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_日本在线观看一区_中文字幕日本一级高清片_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上行式移動模架施工技術

作者:郭昆明時間:2017-04-28 08:49:43  來源:  閱讀次數:889次 ]
1 上行式移動模架的主要性能特點
DSZ32/900 型上承自行式移動模架采用主梁置于橋體上方
結構 ,利用梁端、橋墩安裝支腿 ,具有比較好的穩定性。主要
的性能特點為 :
1)采用雙主梁結構的穩定性、抗外力(如臺風)承受能
力更強 ,而單主梁在其穩定性、抗外力性能要差得多 ;
2)與一跨半式結構相比較 ,采用兩跨式結構 ,其過孔更
加安全、快捷 ;
3)與底模單獨平移開啟、閉合比較 ,上行式移動模架采
用外模系統 ,其橫向平移開啟、閉合更具可操作性 ,結構更合
理 ;
4)采用外模系統橫向平移開啟和閉合 ,其設計新穎、結
構合理 ,更能適應橋下凈空的限制施工 ,最低橋下凈空的高度
為 1.7m ;
5)采用液壓控制移動模架的降升、橫向開合,其動作平穩、
安全 ;
6)其支腿都是自行過孔就位安裝 ,大大減少了過多的投
入輔助設備 ,降低了勞動強度、施工成本 ,提高了施工生產效
率 ;
7)該移動模架在轉場時可以整體通過連續梁、鋼構 ,且
主梁系統不需要拆除也可以直接過隧道等空間。
2 上行式移動模架拼裝
2.1 臨時支墩架設
2.1.1 基礎制作
墩身施工完成后 ,回填基坑 ,在兩墩間填筑 100cm~150cm
厚石方 ,推平壓實 ,采用 C20 砼硬化場地。按設計位置澆筑
C40 砼臨時支墩基礎 ,預埋鋼板焊接鋼筋埋入支墩基礎。基礎
澆筑時應確保模板的穩定性、嚴格控制表面平整度 ,其預埋件 ,
特別是鋼板表面應處于同一水平面 ,誤差應控制在 ±10mm 以
內 ,并且 ,四個臨時支墩基礎的橫向、軸向定位尺寸誤差也要
控制在 ±20mm 以內。
2.1.2 四個臨時支墩、預埋件鋼板高度應以實際測量測量墩
搞為準
在實際測量墩高、鋼板高度后 ,應預留 2cm 的設計尺寸作
為調整限度 ,以作為架設鋼板墊補到標準位置 ,但是不得超高。
2.2 后臨時支架架設
把后臨時支架底部支撐鋼板設于墊石上 ,其每塊底部焊接
的鋼管必須放置于預留孔中心 ,注意位置必須準確 ,同時后支
架底部支撐鋼板用灌砂法固定。
2.3 主梁架設
主梁架設時 ,要求用螺栓將其拼裝成整體 ,同時檢查各部
件之間連接螺栓是否連接可靠。其上供度要求符合設計要 ,不
允許向內旁彎 ,箱梁節段之間連接螺栓帽統一置于腹板外側 ,
主梁豎向不允許下撓 ,全長旁彎控制在 1/2000 以內 ,不允許
向內外凹凸。兩組主梁軌道應沿橋縱向保持整體平行 ,平行度
要求控制在≤ 3mm 以內 ,主梁底面也要求在同一水平面上。
1)架設右側 1# 主梁 ,架設左側 1# 主梁 ,架設前應將節
點板(上側、下側)松上于 1#-2# 接頭處的一號主梁上面 ;
2)起吊橫聯梁 ,并用螺栓緊固于左右梁之間 ,然后把側
節點板上于一號主梁接頭(注意不要上緊);
3)起吊左右 2# 主梁 ,和左右 1# 主梁節點板相連接 ,注
意位置方正 ,然后吊裝橫聯梁并上緊 ,同樣原則 ,左右 3# 主梁。
2.4 拆除臨時支架
主梁安裝、固定完畢后 ,拆除臨時支架。
2.5 挑梁、外肋、中肋及下肋
把主梁挑梁及外肋上上安裝在一起作為整體吊裝(限位
塊必須裝上),注意左右應對稱吊裝 ,盡量避免兩側差翼過大。
然后安裝中肋及下肋。
2.6 電器及液壓系統安裝
安裝電器及液壓系統 ,并試車完畢。
2.7 安裝導梁
安裝導梁時 ,其直線度誤差全長應控制在 3mm 以內 ,其對
角線誤差也應控制在 5mm 以內 ,接頭處上下軌道的錯臺控制在
1mm 以內 ,兩側導梁的標高誤差控制在 3mm 以內 ,平行度控制
在 3mm 以內。
2.8 安裝其他附屬裝置
主梁、挑梁、外肋、中肋及下肋、電器及液壓系統、導梁
及起吊小車完成后 ,安裝模架其它附屬裝置。
2.9 合模后安裝模板
檢查已經安裝好的部件公差,根據制梁要求設橫聯螺旋頂,
然后利用吊機單片吊裝底模。
底模中縫作為模架對稱中心應與 PC 里梁縱向中心線重合。
所有接縫外觀要平滑 ,無突變現象 ,涂模板油 ;接縫處用
δ3 泡膜膠填充 ,使其密貼 ,接縫處間隙及高低錯位應不小于
0.5mm。
底模預拱度 ,根據堆載試驗后側得數據進行調整預拱度 ,
注意調定后取面要連貫 ,并填縫。
側模預拱度隨底模一起起拱 ,側模按 PC 梁調整線型 ,手
動調整支撐螺桿。起拱后 ,側模間隙要用泡膜膠填充 ,面板接
縫處粘透明膠布。
3 上行式移動模架預壓3.1 預壓目的
消除基礎、移動模架非彈性變形、移動模架不均勻下沉 ;
測量移動模架彈性變形量 ,為保證梁體線性采取的預設拱度、
為立模標高提供依據 ;確保亮度高程復核設計要求。
3.2 預壓材料
采用沙袋結合鋼筋的方式進行預壓,預壓沙袋應逐個稱重,
鋼筋重量可采用稱量或通過根數來換算重量 ,確保實際預壓荷
載與設計相符合。
3.3 預壓重量
預壓荷載為梁體自重加內模重量及臨時施工荷載 ,按照梁
體自重的 120% 計算。
3.4 預壓期限
預壓期限原則上以支架變形穩定后即可結束 ,移動模架變
形穩定的標準為連續三天觀測的沉降值不大于 3mm。達到上述
標準即可停止預壓。
3.5 加載順序
為確保安全 ,加載應分級進行 ,一級加載、二級加載、三
級加載、四級加載 ,每階段加載完成后要進行觀測 ,待穩定后
方可進行下一級加載 ,每級持荷時間不少于 1 小時。加載過程
中應派專人對移動模架進行觀察 ,發現問題立即停止加載 ,問
題處理后方可繼續。
3.6 加載模式
1)一級加載 :按梁體的 50% 預壓
一級加載主要模擬完成下列部位的工作 :底模板的立模、
腹板鋼筋、預應力筋、內模安裝、頂板翼緣鋼筋、預應力筋的
安裝等施工過程 ,其荷載按均布于底板上。由于一級荷載相對
較小 ,可以考慮完成一級加載后才進行各觀測點觀測。
2)二級加載 :按梁體的 80% 預壓
二級加載主要是模擬完成混凝土的澆注工作 :其底板砼、
斜板砼、頂板、翼緣板砼在已形成一定施工梯度的全斷面澆注 ,
同時分析頂、底、翼緣板砼在跨中斷面的最不利受力狀態。
3)三級加載 :100% 梁體自重
三級的加載模式是模擬底板砼、斜腹板砼、頂板、翼緣板
砼澆注完成的狀況,加載過程觀測 :分為底板砼全部澆注完成,
腹板砼澆注完成 ,頂板翼緣板砼施工完成。當然 ,測量觀測工
作必須是全過程進行 ,認真觀測每個觀測點各自標高的變化情
況 ,在觀測過程中 ,若有異常變化 ,應立即暫停加載且作應急
處理 ,在查找到原因 ,處理完事后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工作。
4)四級加載 :120% 梁體自重
四級的加載模式是砼全部澆注完成 ,且考慮施工機器、內
模、人員重量影響。
4 上行式移動模架過孔走行
4.1 脫模
1)箱梁張拉完畢 ,拆除墩頂散模 ,移動模架作業隊與箱
梁施工作業隊工序交接完畢 ;
2)按照先中間后兩端的順序拆除吊桿 ,底模架吊桿處準
備木頭墊塊 ,防止吊桿掉落與底模架碰撞破壞吊桿絲口 ;
3)拆除底模及側模縱橫向連接螺栓 ,拆除模架橫向對接
螺栓 ,螺栓拆除注意各點均衡拆除 ,以免造成單點受力過大螺
栓無法拆除 ;
4)檢查牽引設備 ,包括鋼絲繩、牽引器、卷揚機及機架、
配重塊 ;
5)控制輔助支腿頂升油缸供油速度 ,待后支腿油缸脫空
后即馬上停止頂升 ,拆除后支腿油缸保險箍 ,收回脫空后支腿 ;
6)安裝好后支腿吊掛輪 ,確認銷軸上全 ,并檢查吊掛輪
與軌道的密貼狀況 ,用角鋼墊壓吊掛輪套 ,確保吊掛輪與軌道
的密貼。后支腿安裝牽引繩 ,吊掛前移至設計位置 ;
7)啟動輔助支腿及前腿支承油缸 ,整機下降 0.27m。
4.2 開模
1)復查底模架之間聯接的所有節點、吊桿底節 ,確認節
點螺栓、吊桿均已拆除到位 ;
2)左右底模架錯開開模 ,先開左邊一米 ,停止 ;再開右
邊一米 ,停止 ;反復循環至開模到位為止。
注意問題 :
1)人員配備及分工,指揮人員2名,負責前后信號的聯絡 ;
模架前后端觀察人員 4 名 ,負責觀察開模是否均衡、同步及有
無異響 ;油泵操作人員 2 名 ,要求能熟練掌握油泵各操作手柄
功能 ;安全員 2 名 ,負責現場安全維護 ;
2)如發現開模有異響或開模不同步 ,馬上停止開模 ,檢
查原因 ,主要檢查吊掛滾輪與側模架之間有無阻擋。故障排除
后再行開模 ,嚴禁強行開模。
4.3 第一階段走行
1)在梁面準確彈畫出輔助支腿走行路線 ,檢查走行路線
的橋面狀況 ;
2)檢查托輥輪箱中各滾輪是否能工作正常 ;
3)啟動造橋機縱移機構 ,整機前移 10.7m 后停止。
注意事項 :
1)縱移過程中 ,需要嚴格控制輔助支腿走行路線與彈畫
出的路線相符 ;
2)模架前后端各布置觀察員 4 名 ,觀測模架與現澆梁的
相對位置 ,有異常及時通報。
4.4 前支腿吊掛前移及安裝
1)造橋機后支腿油缸伸出與主梁轉換支點牛腿頂緊 ,前
支腿脫空 ,解除前支腿墊塊與墩頂預埋件間鎖定 ;
2)安裝前支腿吊掛輪 ,確認銷軸上全 ,檢查吊掛輪與軌
道的密貼狀況 ,必要時用角鋼墊壓吊掛輪套 ,確保吊掛輪與軌
道的密貼。前支腿安裝牽引繩 ,吊掛前移至設計位置。
注意問題 :
1)牽引前支腿前復核 6# 主梁內沙袋配重量 ,最少 25t ;
2)前支腿快到設計墩位處時 ,應該放緩牽引速度 ,避免
前支腿牽引過位 ,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前支腿安裝需要嚴格按
照設計要求 ,控制好支腿垂直度及平面位置 ;
3)前支腿安裝完 ,經過自檢、復檢合格后 ,才允許投入
使用。
4.5 第二階段走行
1)后支腿油缸收回、脫空 ,確認主梁前端滑道準確落入
前支腿托輥輪箱 ;
2)啟動造橋機縱移機構 ,整機前移 22m 后到位 ;注意事
項與第一階段走行一致。
5 結論
本文主要討論了上行式移動模架拼裝、預壓及過孔施工控
制的因素、工作內容以及施工控制的方法。拼裝操作人員必須
提前熟悉模架設備構件 ,強化崗前培訓 ,加強安全意識。系統
預壓是移動模架現澆梁施工的關鍵工序 ,預壓必須重視過程沉
降觀測工作 ,分析預壓數據為設置預拱度提供科學依據。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