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都市類報紙的經濟報道
(摘要)都市類報紙的經濟報道,要變指導性為服務性,要從市民視角觀察、分析經濟現象、經濟問題。增強經濟報道的新聞性、必讀性,要主動介入策劃各類經濟活動,擴展報紙的服務功能。
(關鍵詞)經濟報道 市民視角 策劃 服務功能
貼近讀者、貼近群眾,使得一個時期以來都市類報紙在與其它報紙的競爭中后來居上,獨領風騷。短、新、快、活,成為都市報新聞的特點與優勢。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成了都市類報紙的劣勢。對可讀性、服務性的狹隘理解和追捧,使得這類報紙往往只關注于社會新聞、娛樂新聞、體育新聞和生活服務類新聞等,而對關注社會發展的主流問題,并能及時反映當地政治、經濟、文化動向,滿足讀者思想需求的報道往往不夠。
中國已經進入WTO時代,以社會新聞起家的都市報將以怎樣的戰略設計贏得新的競爭?都市類報紙幾乎同時以不同的方式把發展的目光投向了經濟新聞,用有別于傳統綜合類報紙的話語解釋經濟。
都市類報紙的經濟報道,要求經濟報道變指導性為服務性,變從生產者出發為從消費者出發,以市民視角,用市民語言,觀察分析、傳遞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或市民關心的經濟問題、經濟現象,大量報道與市民相關或為市民關心的經濟信息,剖析市民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提供廣泛而到位的服務。
在具體報道中,突出兩個重點:為城市建設造勢,為市民生活解渴。城市是市民賴以生存的家園。城市建設事關市民切身利益,一座橋梁,一條道路,一個廣場,一項工程,市民都極為關心。城市的點滴變化,市民都為之高興。這些既是黨委、政府工作的重點,又是市民百姓關注的熱點。為城市建設造勢,是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唱好祖國頌、社會主義頌、改革開放頌的需要。一張大眾化、區域性極強的媒體,通過所在地的城市建設成就唱好“三頌",以日新月異的變化鼓舞人心,是生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都市類報紙在組織大量的城市建設動態性報學術論文發表 道的同時,還應著眼于強化新聞性及其思想性,精心策劃從宏觀上出深出新的報道。武漢市第三座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后,《楚天都市報》發表消息《武漢,不再為橋“激動’’》,以人們對大橋的“情緒演變’’為新聞眼,通過人們的感覺趨于“平淡”,折射出時代變遷的“不平靜’’。這則令人耳目一新、回味不已的報道,獲得湖北新聞獎一等獎。
為市民生活解渴,就是要為市民提供實實在在、一點一滴的服務。這種服務主要包括生活信息服務、辦實事和釋疑解惑等。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求醫問藥,只要與市民生活相關、對市民生活有幫助的實用信息,都應該見諸報端;對市民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記者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進行救助,為市民解決實際困難。
都市類報紙在采取更為貼近市民日常生活的取向,保持都市生活報紙經濟報道大眾化不動搖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強經濟報道的新聞性、必讀性,圍繞市民關心的問題加大策劃力度,主動介入策劃報道各類經濟活動,嘗試在區域經濟生活中扮演活躍的角色,以期擴展服務功能,干預經濟生活,這是都市類報紙經濟報道努力的方向。
作為區域性主流媒體,都市類報紙在競爭加劇、市場細分明顯時,可以主動介入某些領域策劃實施經濟活動,這是強化經濟報道的有效途徑。都市報對于當地讀者和區域經濟的影響不可替代,相當接近,因此它在這方面比其他報紙更有發揮的空間。尤其對經濟專版來說,因為報紙介入了可操控的經濟活動,報道和版面因此有了興奮點,有了動態感,服務性、接近性因此而增加。
對于區域經濟而言,在一個時期內會有熱點、焦點出現,都市報身臨其境,天時地利人和,可以根據讀者的關注度,捕捉熱點、焦點介入,甚至擔當這些經濟活動的主辦者。通過主辦一系列經濟活動,讓經濟領域向都市報敞開大門。豐富多彩的經濟生活每天都是新的,都市報完全可以在讀者關注、市場需求的結合點上,捕捉時機、策劃經濟活動和事件,使經濟報道每天都展露新顏。在主動介入策劃一些經濟活動的基礎上,對于讀者關注度較強、市場細分程度較高的經濟領域,都市報完全可以從中發掘服務功能,塑造自己的名牌活動,從長計議,做強做大。
近幾年來,《大河報》在這種思路的指導教學論文發表 下,堅持把讀者廣泛認同的大河投資大賽、看房直通車和股民學校等經濟活動和報道延續不斷,并以它們為主干和平臺,適時策劃實施新的搭載式活動,以期在空間上做大,把它們塑造成“大河”名牌,在中原地區發揮其獨有的經濟功用,為讀者服務打造平臺,為經濟報道和專版提供不間斷的新聞亮點。報紙的服務功能在自己構建的經濟活動平臺得以充分擴展,讀者也報以積極回應。《大河報》1998年曾委托專業機構對讀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最不受歡迎的”版面和報道中,經濟報道和專版居多。在報社組織的大規模讀者“我評大河報十佳新聞策劃”活動中,2000年當選的都是社會、文體類報道,而在2001年的評選中,經濟類新聞策劃一舉占據四成,顯現出經過策劃實施一系列的活動,讀者對經濟報道和專版的認可程度不斷增加,由弱勢變為強勢。
據調查,目前,我國讀者閱讀報紙的目的和興趣發生了結構性轉移。人們對報紙在信息獲得方面的對象性功能期待可分為三個檔次:一是了解國內外時事,了解新聞背景,獲得分析解釋,了解社會觀點和社會思潮。二是了解實用生活知識和消費信息。三才是娛樂消遣。因此,都市類報紙要成為主流媒體,就應根據時代的變化,研究讀者的口味,把可讀性、貼近性、服務性與思想性融為一體,積極傳遞主導社會輿論的聲音。只有這樣,都市類報紙才能與時俱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