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_日本在线观看一区_中文字幕日本一级高清片_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信念帶動信念——生物課堂上的生命教育

作者:蔣靜時間:2014-08-11 08:54:13  來源:www.455685.com  閱讀次數:1362次 ]

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信念帶動信念

 

——生物課堂上的生命教育

 

蔣靜 蘇州市第五中學

 

摘要: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在中學生物課堂上進行生命教育不僅能教會學生珍愛生命,更能啟發他們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不僅讓學生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他們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讓學生明白自然界的各個物種和諧的同在一片藍天下;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懂得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

 

關鍵詞:生命教育;生物課堂;認識生命;珍惜生命;發展生命

 

生命本身沒有什么意義,你要能給它什么意義,它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胡適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活動中進行教育,是通過生命活動進行教育,是為了生命而進行教育。肖敬在《淺談生命教育讀本》中認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導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升生命質量、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

 

二、為什么要進行生命教育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出現了嚴重的自殺問題,青少年的自殺率升高趨勢更是明顯。中國每年自殺死亡人數近30 萬人,除了自殺成功者,每年還有約250 萬的自殺未遂者,近年來學生自殺現象在蘇州也屢有發生。人們刻意追求當下的娛樂或是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等等生活狀態對青少年產生著越來越嚴重的影響,青少年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對生命的無畏、對生存的無能和對生活的無趣等特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對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有意回避生命的沉重。

 

除了自殺以外,意外傷害也已成為影響我國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強、健康問題最少的時期,卻是傷害的多發年齡段。我國每年有近20 萬名中小學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殺等導致非正常死亡,由此產生的傷害已成為當今嚴重的社會、經濟、醫療和公共衛生問題。

 

頻繁發生的意外傷害告訴我們,青少年遇危險時應變能力差,心理因素不穩定,缺乏自我保護和應急處理的意識和能力,而這些,正是生命教育缺失的顯著表現。

 

三、如何在生物課堂上進行生命教育

 

(一)教會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

 

我們的生物課本中對新生命的誕生有著詳細的闡述,不同種類的生物繁殖新個體的方式往往也不同。比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要經過開花、傳粉過程,然后發育成果實和種子,再通過種子來繁殖后代。在這個過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受到傷害,或沒有傳份,就不會形成種子。而一粒飽滿的種子僅僅是被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內在條件,種子要順利地萌發,還必須要有適宜的溫度、水分、空氣等外部條件。再比如,對人類來說,男性每次產生幾億精子,而真正能進入輸卵管與卵子結合,并最終發育成胚胎的只有一個,胚胎還需要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長達10 個月的時間,一個新生命才得以誕生,所以我在課上對同學們講到:從你誕生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幾億個個體中那最棒的一個!這些實例,讓學生認識到了生命孕育的神奇與艱辛,體會到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驕傲的一件事!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二)指導學生認識自己、肯定自己

 

臺灣文人林清玄說:“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別人比較。與高人比較,使我們自卑;與俗人比較,使我們下流;與下人比較,使我們驕傲。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心靈動蕩不能自在的來源,也使得大部分人都喪失了自我,屏蔽了自己的心靈原有的氤氳馨香。”

 

在學習和生活中,每一位學生肯定都是希望自己能有自己的風采,擁有自信、獲得成功,其實要想做到這一切,最基礎的一件事就是首先要正確地認識自我,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開心地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才能完善自己,以良好的心態與狀態去迎接挑戰,邁向成功。香港中文大學的鄭漢文教授在他的報告里就提到了一個非常有教育意義的事例:蘇格蘭的一名鄉村大媽蘇珊,在英國ITV 電視臺的《英國達人》第一輪比賽中亮相,這位年齡有點大、長相有點糟、打扮有點老土的選手一亮開歌喉演唱《夢到往日的夢》(I Dreamed a Dream),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震撼全場,紅透英倫,真正詮釋了何為“人不可貌相”,外表平凡卻滿懷夢想、才華洋溢的她,用歌聲扭轉了自己的人生。學生也能從這個事例中認識到,我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個,所以要充分地認識自己,讓自己揚長避短,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發展個性,盡可能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努力地增強學生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認識到在人生的戰場上,并不總是強壯或聰明的人取勝,但是最終取得勝利的人,一定是那些認為自己能勝利的人。

 

(三)引領學生認識他人、尊重他人

 

生命教育不僅要讓學生認識自己、珍惜自己,還得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生命、與他人和睦相處、寬容體諒他人。高中生物必修二、三的課本上都提到,長期的進化,造就了生命的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生物與生物之間,也體現在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上。比如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既表現為種內關系,又表現為種間關系。種內個體的互助關系屢見不鮮,可通過螞蟻、蜜蜂、狼群等種內互助的典型實例,讓學生明白個體的價值及分工合作的意義,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培養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意識。種間關系上,也有不同生物間互利共生的實例,如:地衣中的真菌與藻類、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等等。通過生物間的這種和諧關系,讓學生認識到各種生命息息相關,人類應尊重生命的多樣性,珍愛并善待生命。

 

還可以在生物課堂中開展合作性實驗,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與他人相處,寬容體諒他人。如:在探究影響酶活性因素的實驗中,因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較多,一個學生在一堂課內只能就一方面進行探究,這時候就需要與其他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實驗,與其他同學商榷實驗方法和試劑選材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合作。合作過程中還有可能因為一個同學的失誤而造成實驗不完美甚至失敗,合作小組中其他成員怎么對待這個同學,是理解體諒還是埋怨責備?教師此時的因勢利導對學生養成寬容體諒他人的品德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寬容體諒他人是尊重他人生命的基礎,具有一顆寬容體諒的心,遇到事情時才不會橫刀相向,才會尊重他人生命。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待學生如親子弟,師生必須共甘苦,甘苦共嘗才能得到精神的溝通,感情的融洽”,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發揮自己生物學科上的優勢,在教學工作中,與同學們一起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優化生命,激揚生命,努力讓學生學會感動,學會關心,學出意義,學得快樂。用生命影響生命,用信念帶動信念!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